当前位置:首页 > DeepSeek技术交流 > 正文内容

DeepSeek用户量下滑 梁文锋为何不慌 慢工出细活才是硬道理

22小时前DeepSeek技术交流26
导读
AI导读带你速览精华
DeepSeek用户量下滑但仍是国内第一,正从"秀技术"转向"拼应用",专注打造能解决实际问题的AI生态。创始人梁文锋不急于一时,选择先夯实技术基础,像微信那样构建底层生态。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有用

最近跟几个朋友聊天,有人突然提到:“哎,你们发现没?之前总刷到的那个DeepSeek,好像没以前火了?”这话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兴趣——毕竟半年前它刚火的时候,几乎朋友圈里人人都在讨论,连不太懂手机的长辈都试着用它查过天气、问过菜谱。可现在打开应用商店,它的排名肉眼可见地往下滑;刷短视频时,相关推荐也少了大半。咱们普通人可能不懂什么AI技术,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曾经天天见的朋友,咋突然“低调”了?

要说清楚这事儿,咱得先掰扯掰扯数据。根据网上公开的信息,DeepSeek的用户量确实降了不少。年初的时候,它的官网使用率还能到7.5%,到7月直接跌到3%;手机端月活用户也从最高点的4000多万,掉了2500万,现在只剩1.69亿。不过话说回来,就算降了这么多,它还是目前国内用户最多的AI工具——比豆包、腾讯元宝这些后起之秀都多。这就有点矛盾了:用户少了,为啥还能稳坐头把交椅?

要找原因,得先看看现在AI圈的大环境。以前大家聊AI,要么是惊叹“它能写文章了”,要么是好奇“它能陪我聊天吗”,但现在风向变了。投资人、行业内的人都爱说“2025年是转折点”——以前是“秀技术”,现在是“拼应用”。啥意思?就像以前开饭馆,比的是谁装修得漂亮、菜单花哨;现在得比谁的菜好吃、上菜快、能留住回头客。AI也一样,光会聊天、背诗已经不够看了,得能帮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帮上班族整理会议纪要、帮学生做作业辅导、帮小老板算账管库存……这些“能干活”的功能,才是现在AI竞争的核心。

可DeepSeek最近半年的动静,咋看着有点“慢”呢?咱们先看看它做了啥。今年4月,它的招聘信息突然多了起来,尤其是招产品和设计的人,官方还放话要搞“下一代智能体产品”——说白了,就是想做个能自己干活的AI,比如你让它“帮我把这份合同里的风险点标出来”,它能自己读文档、分析条款,直接给你列好注意事项;你说“周末带孩子去公园,帮我查查天气和附近的亲子餐厅”,它能一键搞定这些事儿。

再看产品细节的调整。5月底,它悄悄升级了版本,新增了拍照识文字、传文件的功能,聊天记录也不再乱糟糟地堆在一起,而是按“任务”分类,比如“工作文件处理”“生活问题解答”,找起来更方便。6月又加了微信扫码登录,虽然还得绑手机号,但总算不用专门注册新账号了,对不太会用手机的中老年人友好不少。最关键的是,之前用户吐槽最多的“卡顿”问题,最近三个月几乎没再出现,在线率稳定在99%以上,偶尔断个几分钟,也比以前强多了。

不过跟其他AI工具比,DeepSeek还是显得“慢”了点。近五个月更新了25次,和腾讯元宝、Kimi差不多,但人家豆包都到9.3版本了,它才1.26。不过仔细想想,它2月才正式上线,比豆包、Kimi晚了小半年,这个更新速度其实不算慢。再说安装包大小,它的只有42.4MB,比豆包的240.1MB、腾讯元宝的165MB小了一大截——手机内存小的用户,下载它不用纠结占空间;打开速度快,点开就能用,对不太懂技术的人来说,反而更实在。

那为啥用户量会降呢?咱们得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想。首先,现在AI工具太多了,朋友圈里三天两头冒出新应用,今天这个说“能画油画”,明天那个说“会写代码”,用户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其次,有些用户用DeepSeek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比如查资料、写邮件,但如果它在这方面的功能不够“顺手”,或者操作步骤太多,用户可能就转向更“顺手”的工具了。比如有网友说:“我想让它帮我整理会议录音,结果得先上传文件,再选格式,最后等生成,比我手动整理还麻烦。”这种体验上的小问题,积累多了,用户自然就流失了。

不过话说回来,创始人梁文锋好像并不着急。他之前就公开说过:“现在不是拼应用的时候,得先把技术打牢。以后要建个大生态,让全行业都能用我们的技术。”啥叫“建生态”?打个比方,就像盖房子,现在很多AI工具像是一栋栋单独的小楼,各有各的功能,但用户用起来得来回跑;而“生态”更像是一个小区,里面有超市、学校、医院,用户不用出小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DeepSeek想做的,就是这个“小区”的“基础设施”——比如更底层的算法、更开放的接口,让其他开发者能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各种应用,小到帮菜农算菜价,大到帮工厂优化生产线,都能用上它的技术。

这事儿听起来挺宏大,但普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远”。其实不然。就像咱们用的微信,刚开始也就是个聊天工具,后来慢慢有了支付、小程序、视频号,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DeepSeek现在做的,有点像当年的微信——先把底层的“地基”打结实,以后不管用户需要啥功能,都能快速“搭”出来。

再说说背后的支撑。DeepSeek的背后是幻方量化,这是一家在量化投资领域挺厉害的公司,技术实力和资金都不缺。所以哪怕现在用户量降了,它也不用像其他小公司那样,急着靠“卖功能”赚钱,而是能沉下心来做技术。就像咱们普通人买房,有稳定的收入,才能慢慢装修、添家具,不用急着把房子租出去换钱。

当然,这条路也不好走。国外的谷歌安卓、苹果iOS,都是花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做成现在的生态;国内的微信、支付宝,也是从一个小功能慢慢扩展起来的。DeepSeek现在才刚起步,要想建成这样的生态,肯定得花时间。就像种果树,前几年只能浇水、施肥,看不见果子,但等树长大了,开花结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最近这段时间,AI行业的变化特别快。一方面,用户对AI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能聊天”,而是要“能干活”;另一方面,各大公司都在抢市场,今天这个推出新功能,明天那个降价促销,竞争特别激烈。DeepSeek选择在这个时候“憋大招”,看起来有点“不合群”,但仔细想想,反而是一种聪明的策略——等技术真正成熟了,生态建起来了,用户的信任度自然就高了,到时候再推广,效果可能比现在硬推要好得多。

咱们普通老百姓看这事,其实不用太纠结“用户量降了”是好是坏。就像买手机,有的品牌喜欢频繁出新款,有的品牌则专注于优化系统、提升体验。DeepSeek现在的情况,有点像后者——暂时不追“新款”的热度,而是把精力放在“系统优化”上。等它把技术练得更扎实、生态建得更完善,说不定哪天就突然“杀”回来了,到时候咱们的手机里,可能又多了一个“好用又省心”的AI助手。

说到底,AI这东西,技术是基础,用户需求是核心。DeepSeek现在的“慢”,其实是在为以后的“快”打基础。就像咱们学开车,刚开始总怕熄火、怕压线,练得多了,技术熟练了,自然就能开得又快又稳。希望DeepSeek能沉住气,把技术练好,到时候给咱们带来更多“接地气”的AI功能——不管是帮咱们管账、写材料,还是解决生活里的小麻烦,能让咱们的日子更轻松,就是好样的。


“DeepSeek用户量下滑 梁文锋为何不慌 慢工出细活才是硬道理” 的相关文章

DeepSeek掉不下神坛

DeepSeek掉不下神坛

DeepSeek的明星光环,似乎黯淡不少。日前,市场上有数据显示,相比较春节期间的高光,DeepSeek的用户活跃度出现了明显下滑,用户使用率从年初的7.5%的峰值,回落至如今的3%。同时,第三方平台...

德国一机构要求苹果谷歌下架DeepSeek,中方多次表态:反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

德国一机构要求苹果谷歌下架DeepSeek,中方多次表态:反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马晶晶】德国数据保护专员梅克·坎普27日要求苹果和谷歌在德下架中国初创公司的“深度求索”应用,理由是“DeepSeek涉嫌违反欧盟数据保护法”。资料图 (...

【DeepSeek谈艺】于来·油画 | 厚土之上的文化共生与当代转译

【DeepSeek谈艺】于来·油画 | 厚土之上的文化共生与当代转译

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

什么!?原来DEEPSEEK也要用到氮气?

什么!?原来DEEPSEEK也要用到氮气?

DEEPSEEK拥有强大的AI运算系统能够达到如此强大的运算能力背后必须要有高端的AI芯片而高端的AI芯片的制程就需要用到高纯度的氮气支持高端的芯片制造对于氮气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99.999-99.9...

四川盐亭县开展DeepSeek赋能教育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专题培训

四川盐亭县开展DeepSeek赋能教育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专题培训

未来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 凌萌)6月16日,“DeepSeek赋能教育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专题培训”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未来网和绵阳市盐亭县教体局主办,未来网科普校园平台和盐...

2025年DeepSeek全站最全资源合集:技术突破+行业应用+实战教程

2025年DeepSeek全站最全资源合集:技术突破+行业应用+实战教程

一、DeepSeek的崛起与行业价值2025年,DeepSeek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开源大模型之一,凭借其颠覆性的技术架构和广泛的行业应用,正在重塑人工智能领域的格局。从金融到医疗,从教育到制造业,D...